总站首页| 最新招商引资| 最新招商项目| 找项目投资| 招拍信息| 招商排行榜| 发布会| 稿件发布 移动端
微信
您好! 请登录 马上注册
网站服务热线

网站服务热线

地纬招商网 > 云南站 > 云南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昆明倘甸、轿子两区投318亿助旅游开发

作者:小编        2016-11-18 13:14:47

在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会上,倘甸和轿子山两区明确今年将着重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富民产业促群众增收,真正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最终实现乌蒙、雪山等4个乡镇12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6月29、30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走基层,了解两区扶贫开发工作,聚焦两区如何在今年实现四个乡镇的脱贫。

成果

托管5年农民纯收入

从1680元到4200元

2010年8月17日,昆明市委、市政府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成立了昆明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管委会并设立两区党工委,实行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的实体化管理模式。2011年11月,倘甸和轿子山两区获批为云南省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

两区托管5年来,把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尽快实现脱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先后实施了贫困村整村推进、整乡推进、易地搬迁等10大类的扶贫开发项目,累计争取到中央、省、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18亿元,信贷资金1.27亿元,解决5.64万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80元增加到2014年的4200元。

今年,两区将着重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富民产业促群众增收,真正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最终实现4个乡镇12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3554户1230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年度贫困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2800元,有安全稳定住房,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

让人更为惊喜和期待的是,省政府在关于印发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重大建设项目表和全域旅游创建项目名录的通知中明确,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的旅游投入将达到318亿元,以打造昆明北部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最终实现全域旅游的联动开发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亮点

让农户通过发展特色种植

为精准脱贫致富添砖加瓦

塔块:半山腰的贫困村变幸福乡村

距倘甸集镇7公里的塔块村,是鲁嘎村委会下属的一个自然村,也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共有农户88户360人,均为彝族,村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

过去的塔块村坐落于左右临崖、前后靠山的石山腰上,通村道路为一条坡陡弯急狭窄的简易土路,村民住房大多为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已不适宜居住。

2012年10月,塔块幸福乡村成为昆明全市“幸福乡村建设工程”第一批宜居农房建设项目。两区投入2670万元,并采取“统规统建”模式建设塔块村宜居农房建设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房屋88套以及养殖小区、活动室、医务室、阅览室、公厕等其他公共配套设施。次年11月,全村88户人整体搬进宽敞明亮、独具特色的彝族新居,实现“住有宜居”。

住有宜居,还要发展富民产业促群众增收。未来,倘甸镇还将依托片区优势,整合资金项目,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方式,将鲁嘎片区打造为两区旅游接待第一门户、两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深入挖掘发展彝族文化,种植特色经济林果,建设完善旅游设施,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雪山乡:党参种植成本将由政府承担50%

雪山乡是除了舍块乡以外,距离昆明市最偏远、贫困的乡镇,目前仅有一条县道与外界连接。境内山高、坡陡、崖险、箐深,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在这样一个区位闭塞、交通滞后、贫困人口众多的乡,如何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水平,脱贫摘帽,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雪山乡境内最高海拔4247米,最低海拔794米,年平均气温10.7摄氏度。高海拔、低气温,且土壤里富含磷矿,非常适合党参种植。

去年,雪山乡引进党参产业种植。书姑村委会村民皮跃君试种了0.7亩,收入1.1万元,亩产值达到1.4万元,3月种、冬月收,这相比过去种植的其他农作物经济效益高很多。

尝到甜头后的雪山乡,在全乡推广种植607.876亩,并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党支部”的模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皮跃君成为了合作社领头人。合作社负责统一的培训、指导、销售等,签了订单的种植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再加上按照今年的鼓励政策,每亩党参种植成本将由政府承担50%,农户自己承担50%,大力减轻农户的种植成本。

雪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皮耀韩说,按照每亩产量不低于600公斤,每公斤10—15元来算,今年雪山乡党参种植产值最低可达360万元。

不仅如此,雪山乡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以基多、石城两个省级贫困村为重点,也按照“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户养殖增收。

此外,雪山乡也积极与对口帮扶的官渡区联动,预计今年10月,雪山乡的石膏菜、白芸豆,以及黑山羊等生态农农特产品将走进官渡区政府部门的食堂和各大农贸市场。此举,既能让昆明市民吃到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又能为雪山乡精准脱贫致富添砖加瓦,实现精准扶贫。

联合:8000亩油牡丹年增收600多万

油牡丹全产业链循环生产体系是两区的重点扶贫项目。

未来5年内,云南滇黄牡丹产业集团计划在两区等地发展油用牡丹种植20万亩,实现育种育苗、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布局,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籽含油率高达22%,是我国三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2013年\,油用牡丹项目被列为国家名优经济林项目\,被财政部列入国家储备林项目。

联合乡和倘甸镇是两区油牡丹种植产业种植最实施种植的示范点。今年1月,以公司+农户+支部的模式,联合乡在8个村种植油用牡丹8070亩,涉及37个村民小组911户3189人。

联合乡政府领导算过一笔账:过去联合乡主要以种植马铃薯为主,扣除种植成本每亩净产值只能达到五六百元,附加值不高。种上油牡丹后,每年土地流转费500元/亩,加上300元/亩种植费,400元/亩管理费,每亩一年收入就是1200元,亩产纯收入比过去净增743元。 今年8000多亩的种植面积,仅这一块,就能为老百姓增收600多万元。“而油用牡丹3年后进入稳定收获期,还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每年每亩产值将达到1.25万元/亩,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受益更多人。

联合乡是轿子雪山和红土地的地脉缓冲带和景色交融区,境内的风、水、地、人风情万种。伫立在绵远山峦的摩天风能发电机,是联合乡独特的风景线。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联合乡还计划在配套种植观赏牡丹。

两区

倘甸和轿子山两区是昆明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地域辽阔、山川众多、环境优美,矿产、旅游、民族文化等资源十分丰富。

都市时报记者 林霞

在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会上,倘甸和轿子山两区明确今年将着重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富民产业促群众增收,真正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最终实现乌蒙、雪山等4个乡镇12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6月29、30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走基层,了解两区扶贫开发工作,聚焦两区如何在今年实现四个乡镇的脱贫。

成果

托管5年农民纯收入

从1680元到4200元

2010年8月17日,昆明市委、市政府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成立了昆明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管委会并设立两区党工委,实行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的实体化管理模式。2011年11月,倘甸和轿子山两区获批为云南省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

两区托管5年来,把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尽快实现脱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先后实施了贫困村整村推进、整乡推进、易地搬迁等10大类的扶贫开发项目,累计争取到中央、省、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18亿元,信贷资金1.27亿元,解决5.64万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80元增加到2014年的4200元。

今年,两区将着重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富民产业促群众增收,真正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最终实现4个乡镇12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3554户1230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年度贫困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2800元,有安全稳定住房,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

让人更为惊喜和期待的是,省政府在关于印发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重大建设项目表和全域旅游创建项目名录的通知中明确,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的旅游投入将达到318亿元,以打造昆明北部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最终实现全域旅游的联动开发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亮点

让农户通过发展特色种植

为精准脱贫致富添砖加瓦

塔块:半山腰的贫困村变幸福乡村

距倘甸集镇7公里的塔块村,是鲁嘎村委会下属的一个自然村,也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共有农户88户360人,均为彝族,村民收入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

过去的塔块村坐落于左右临崖、前后靠山的石山腰上,通村道路为一条坡陡弯急狭窄的简易土路,村民住房大多为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已不适宜居住。

2012年10月,塔块幸福乡村成为昆明全市“幸福乡村建设工程”第一批宜居农房建设项目。两区投入2670万元,并采取“统规统建”模式建设塔块村宜居农房建设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房屋88套以及养殖小区、活动室、医务室、阅览室、公厕等其他公共配套设施。次年11月,全村88户人整体搬进宽敞明亮、独具特色的彝族新居,实现“住有宜居”。

住有宜居,还要发展富民产业促群众增收。未来,倘甸镇还将依托片区优势,整合资金项目,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方式,将鲁嘎片区打造为两区旅游接待第一门户、两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时,深入挖掘发展彝族文化,种植特色经济林果,建设完善旅游设施,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雪山乡:党参种植成本将由政府承担50%

雪山乡是除了舍块乡以外,距离昆明市最偏远、贫困的乡镇,目前仅有一条县道与外界连接。境内山高、坡陡、崖险、箐深,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在这样一个区位闭塞、交通滞后、贫困人口众多的乡,如何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水平,脱贫摘帽,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雪山乡境内最高海拔4247米,最低海拔794米,年平均气温10.7摄氏度。高海拔、低气温,且土壤里富含磷矿,非常适合党参种植。

去年,雪山乡引进党参产业种植。书姑村委会村民皮跃君试种了0.7亩,收入1.1万元,亩产值达到1.4万元,3月种、冬月收,这相比过去种植的其他农作物经济效益高很多。

尝到甜头后的雪山乡,在全乡推广种植607.876亩,并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党支部”的模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皮跃君成为了合作社领头人。合作社负责统一的培训、指导、销售等,签了订单的种植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再加上按照今年的鼓励政策,每亩党参种植成本将由政府承担50%,农户自己承担50%,大力减轻农户的种植成本。

雪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皮耀韩说,按照每亩产量不低于600公斤,每公斤10—15元来算,今年雪山乡党参种植产值最低可达360万元。

不仅如此,雪山乡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以基多、石城两个省级贫困村为重点,也按照“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户养殖增收。

此外,雪山乡也积极与对口帮扶的官渡区联动,预计今年10月,雪山乡的石膏菜、白芸豆,以及黑山羊等生态农农特产品将走进官渡区政府部门的食堂和各大农贸市场。此举,既能让昆明市民吃到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又能为雪山乡精准脱贫致富添砖加瓦,实现精准扶贫。

联合:8000亩油牡丹年增收600多万

油牡丹全产业链循环生产体系是两区的重点扶贫项目。

未来5年内,云南滇黄牡丹产业集团计划在两区等地发展油用牡丹种植20万亩,实现育种育苗、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布局,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籽含油率高达22%,是我国三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2013年\,油用牡丹项目被列为国家名优经济林项目\,被财政部列入国家储备林项目。

联合乡和倘甸镇是两区油牡丹种植产业种植最实施种植的示范点。今年1月,以公司+农户+支部的模式,联合乡在8个村种植油用牡丹8070亩,涉及37个村民小组911户3189人。

联合乡政府领导算过一笔账:过去联合乡主要以种植马铃薯为主,扣除种植成本每亩净产值只能达到五六百元,附加值不高。种上油牡丹后,每年土地流转费500元/亩,加上300元/亩种植费,400元/亩管理费,每亩一年收入就是1200元,亩产纯收入比过去净增743元。 今年8000多亩的种植面积,仅这一块,就能为老百姓增收600多万元。“而油用牡丹3年后进入稳定收获期,还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每年每亩产值将达到1.25万元/亩,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受益更多人。

联合乡是轿子雪山和红土地的地脉缓冲带和景色交融区,境内的风、水、地、人风情万种。伫立在绵远山峦的摩天风能发电机,是联合乡独特的风景线。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联合乡还计划在配套种植观赏牡丹。

两区

倘甸和轿子山两区是昆明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地域辽阔、山川众多、环境优美,矿产、旅游、民族文化等资源十分丰富。

本文如非注明原创的即来源于网络。来源于网络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处理。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感谢您的理解!


地纬招商网-中国招商投资门户网站-中国专业的招商引资与项目投资代理服务商。以千万海内外投资人资源,为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创业者与政府、园区、创业孵化器、创业加盟项目等搭建平台对接项目。利用有效的线上推广工具: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微信公众号(招商与投资:zhaoshangyutouzi)和线下招商团队进行线上营销推广、线下项目推介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并承诺代理招商无效果不收费。

最值得投资项目推荐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