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各开发(度假)区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下半年工
全市各开发(度假)区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下半年工作也已经安排部署,围绕项目做好服务,狠抓项目竣工投产成为各开发(度假)区的共同思路。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82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以上,目标进度排在全市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富民县和阳宗海,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数字的背后,是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与发展。今年以来,华大基因、舜喜医学等项目进区落地;昆明中药厂、3D打印项目、众诚士德机器人等项目加快建设;植物药业、理想药业等项目竣工投产——这些项目成为拉动高新区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
就引进市外到位资金而言,纳入统计的17个县(市)区、开发(度假)区中,寻甸、宜良、禄劝3个排名前三位的县区分别完成84%、63.5%、和61.4%。度假区、高新区、呈贡区3家虽然排在后三位,但完成进度也均在50%以上。
面对下半年工作,各开发(度假)区也有针对性地拿出了措施。以经开区为例,在促进项目开工建设方面,已经梳理了下半年全区具备条件的38个项目,排出开工时间进度表,完善相关手续,狠抓前期工作,提前安排征地拆迁。
“我们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睡不着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高度紧张起来,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把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如市政府主要领导所言,若想“期终考试”的时候交出更漂亮的“成绩单”,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还需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去闯”。
高新区拉高标杆 打造“升级版”园区
“开发区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吃老本、守摊子。”在7月23日召开的半年经济工作会上,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勇如是说道。
纵观近万字的发言稿,成绩部分不过800余字,陈勇用更长的篇幅在描述高新区面临的困难和短板,用更多的时间在阐释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多项指标“领跑”全市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部分指标和工作完成情况在全市居于领先位置可以说是高新区交出的一份漂亮“成绩单”。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高新区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56.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82亿元,占目标任务的68.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占目标任务的50%。
从招商引资来看,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占目标任务的171.6%;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6.5亿元,占目标任务的50.4%。昆药集团(600422\,股吧)原料药产业基地、云南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现开竣工。
不仅如此,高新区还深入践行“五零五最”承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吸引了一批企业和项目进区入园。今年以来,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注册各类市场主体达15个左右,“高新效应”持续发酵。
“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短板,增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肯定成绩的同时,陈勇并不回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他看来,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产业发展不平衡、项目落地力度还不够大、建设资金紧张筹措渠道单一等仍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谋划8项工程
居安思危。跳出昆明看高新区才明白时间的紧迫和发展的差距。
“先进高新区发展越来越快,与我们条件相近的高新区发展也在加速。困难不可低估,但信心也不能动摇。” 陈勇指出,开发区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吃老本、守摊子。“十三五”是决战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对高新区来讲,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时期。
在陈勇看来,高新区要谋划好“十三五”开局,需要“勇于担当,奋力打造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勇气以及“步步为营,全面夯实园区向前发展的基础”的作风。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作保证。” 陈勇指出,要以打基础,谋长远的眼光和魄力来谋划和抓实创新驱动工程、“互联网+”工程、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精准招商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工程、城乡统筹发展工程、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工程以及补短板惠民生工程等8项工程。
同时,要下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工作,并对每一项工作必须件件分解,事事落实,做到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
探索“管委会+指挥部+公司”模式
明确任务目标的同时,高新区还将在创新机制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灵活的机制,是高新区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也同样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大胆闯、大胆试,勇于探索新的模式。” 陈勇说。
基于这种构想,高新区将积极探索“管委会+指挥部+公司”模式,在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探索企业化运作方式\,成立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指挥部由管委会领导挂帅,负责领导和统筹协调园内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实行一个重大项目(工作)、一名牵头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
在创新开发建设模式方面,实行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尽快完善国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资公司的投融资职能,吸引银行资金、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形成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同时,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多种模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
“对于高新区来说,效率就是加快发展的利器。当前,要提高工作效率,首要的是要打破等级式管理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推进信息的扁平化、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和业务流程的扁平化。” 陈勇表示,要在推行扁平化管理的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由政府部门“端菜”向人民群众“点菜”转变,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 殷雷
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围绕重点项目做好服务
今年以来,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紧盯目标任务,狠抓招商引资,强化项目服务,提高统计质量,上半年工业经济稳步上升,多项工业经济指标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下一步,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将充分挖掘潜力,推进工业项目,致力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项目管理,加快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今年上半年,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多项工业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各县区前茅,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数据显示,全区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53.2万元,增长34.9%,超年度目标增速4.9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0.44亿元,同比增长44.1%;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2%;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9亿元,同比增长88.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5%。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于2016年6月16日竣工验收。同时,园区还草拟《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方案》,计划建设由众创空间、免费创业服务区、产品展示区、研发办公区、产品中试区、生产制造区等六大区域构成的中小企业孵化器。并向市级争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400万元,园区软环境建设补助资金50万元,有力缓减项目建设资金困难。
今年以来,全区完善管委会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部门责任、领导责任,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库、招商引资顾问聘任管理试行办法,实时跟进和记录项目动态。此外,还修订和出台了《昆明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办法》、《中介机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
整合资源扶持企业
今年以来,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工业企业受经济下行及产品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情况并不容乐观。
同时,园区各项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正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项目的入驻、落地。特别是全区缺龙头,缺品牌,缺配套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减,项目整体规模、水平、档次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较低,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下半年,园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尽快建设完成中小企业孵化器,抓好投资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的建设协调工作,围绕重点工业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协调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融资、土地等瓶颈制约,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有序推进。
同时,有效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高度重视发挥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通过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企业间通过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
对已审批项目,确定专人负责,主动帮办、催办、督办,重点破解用地、环评和融资等难题,提高项目落地率。对在建项目、续建项目和待开工项目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争取年底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任务。
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通讯员黄金平报道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继续推进在建项目
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通讯员张昆报道上半年,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33亿元,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51.83%,超进度1.8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按照“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采用一线工作法,倒排工期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上半年完成投资1.8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2.57%,超进度2.57个百分点。
目前,年产60万件塑料制品项目、聚氨酯保湿材料及相关产品项目等7个续建项目有序推进;铅酸电池生产项目、10万吨年废矿物油回收再生基础油项目等11个新建项目正抓紧推进;150000吨高效聚合氯化铝、20兆瓦分布式光牧生态农业项目等2个前期工作项目正稳步推进。
经开区:下半年更多“干货”助力企业
在6月17日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经开区由于1—5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两个指标负增长,刚刚上任两周的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河流被安排表态发言。一个月后,在7月21日的全市上半年经济工作会上李河流再次被安排发言,而这次是就超额完成任务做经验交流。
作为昆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面对两个主要经济指标负增长的不利局面,经开区“对症开方”,最终圆满交出了“期中考”成绩单。包括负增长的两项月指标在内,4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工业经济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
开药方 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问题在哪,行动在哪。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对口帮扶小组,主动到企业了解情况,一批影响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6月,经开区减停产企业环比减少了9家。
抓重点项目同样力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上任仅一周,管委会主任李河流带队到呈黄路、320国道(经开区段)改扩建工程现场办公,对“卡脖子”问题当场抓落实。一个月时间,实现了320国道(经开区段)主线通车;呈黄路与老石龙路衔接上,南段改扩建工程约4.3公里建成通车,北段工程开工建设。
成绩单 工业经济领跑全市
帮扶企业的措施收效明显,有力拉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数据显示,1—6月,经开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9.76亿元,同比增长7.7%;工业增加值完成53.5亿元,同比增长8.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6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22.5%,单月增速为全市14个县市区和3个开发(度假区)第一位。
另外,1—6月,经开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2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6月单月,实际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99亿元,同比增长69.27%,超任务5.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4亿元,同比增长12.06%,6月份单月净增4.8亿元。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亿元,增长10.7%,高于全市增速2.2个百分点。
下半年 研究出台更多含金量帮扶措施
据悉,6月至目前,经开区共拿出1.96亿元财政资金给予一批企业生产扶持补助和法人、高管人员奖励。其中,1500万元专项扶持昆明云内动力(000903\,股吧),用于企业生产线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推广。
另外,经开区已经梳理出了下半年全区具备条件的38个项目,明确和排出开工时间进度表。李河流表示,从7月底起,经开区要做到每月有项目开工建设。
昆明日报 记者吴洁报道
阳宗海:加速“五网”建设 拉动项目投资
从上半年全市的经济指标来看,阳宗海正在成为昆明投资的新热点。
上周,阳宗海召开半年工作会,通报了上半年完成经济指标情况。各项目标总体实现“双过半”,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区域经济逐月回升,呈现出快速增长、活力增强的良好势头。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排名全市第一,增速高于全市28.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市中上水平,分别高于全市6.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为什么能实现投资增速快,是因为今年来一直有项目。”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陈国惠说。
年初,阳宗海提前布局,明确和梳理出了今年要重点推进的73个项目和时间节点。截至目前,过半项目进展顺利。刘家箐水库、环湖截污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云南烟草烟叶、云南浩鑫铝箔、荣事达小家电、东昌医药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三川电缆等7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美丽好、浩海物流等项目正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明湖湾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梁王山现代农业公园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
三季度再开工一批项目
阳宗海党工委书记袁培文在会上表示,下半年,阳宗海将围绕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增强后劲、以项目推动经济、以项目促进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三季度要再开工一批项目。
具体项目有:确保实现明超电缆、德鑫机械等竣工项目正式投产;济阳泰达、浩鑫铝箔、云烟仓储、东昌医药、好迪医药、荣事达小家电、三川电缆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确保云桂铁路阳宗站前广场9月30日前建设完成,6个3A级旅游公厕年内建成。
加快“五网”建设促投资
作为最年轻的开发区之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同样也是拉动投资的引擎。随着昆石高速小喜村收费站外迁计划的敲定,以及呈黄公路建设的推进,阳宗海到昆明主城和长水国际机场的外部大通道将全线升级。按计划,呈黄公路连通阳春大道后,管委会、七甸工业园区到达长水国际机场的车程将只需要15分钟。小喜村收费站外迁至松茂工程,将推进阳宗海大道直连昆石高速。
在此机遇下,阳宗海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对区域发展承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阳宗海也明确了加速“五网”建设的工作重点。
今年要重点解决工业园区水网、电网、路网、互联网的布局。年内3条路要进场施工,并启动园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加快金甸湾Ⅴ、Ⅵ回线建设和启动姜家山变电站到大哨片区Ⅱ回线,为大哨片区企业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保障。管委会已与中国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推进“数字乡村”工程,逐步实现宽带互联网农村全覆盖。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